全屏 迎泽区街道地图 迎泽区乡镇地图 试试看!
33地图-→ 太原迎泽区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太原地图 辖区: 【杏花岭地图 | 小店地图 | 迎泽地图 | 尖草坪地图 | 万柏林地图 | 晋源地图 | 古交地图 | 清徐地图 | 阳曲地图 | 娄烦地图】 其他: 【地图下载】 【友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山西省行政区划地图
太原市 杏花岭区 | 小店区 | 迎泽区 | 尖草坪区 | 万柏林区 | 晋源区 | 古交市 | 阳曲县 | 清徐县 | 娄烦县
大同市 城区 | 矿区 | 南郊区 | 新荣区 | 大同县 | 天镇县 | 灵丘县 | 阳高县 | 左云县 | 广灵县 | 浑源县
阳泉市 城区 | 矿区 | 郊区 | 平定县 | 盂县
长治市 城区 | 郊区 | 潞城市 | 长治县 | 长子县 | 平顺县 | 襄垣县 | 沁源县 | 屯留县 | 黎城县 | 武乡县 | 沁县 | 壶关县
晋城市 城区 | 高平市 | 泽州县 | 陵川县 | 阳城县 | 沁水县
朔州市 朔城区 | 平鲁区 | 山阴县 | 右玉县 | 应县 | 怀仁县
晋中市 榆次区 | 介休市 | 昔阳县 | 灵石县 | 祁县 | 左权县 | 寿阳县 | 太谷县 | 和顺县 | 平遥县 | 榆社县
运城市 盐湖区 | 河津市 | 永济市 | 闻喜县 | 新绛县 | 平陆县 | 垣曲县 | 绛县 | 稷山县 | 芮城县 | 夏县 | 万荣县 | 临猗县
忻州市 忻府区 | 原平市 | 代县 | 神池县 | 五寨县 | 五台县 | 偏关县 | 宁武县 | 静乐县 | 繁峙县 | 河曲县 | 保德县 | 定襄县 | 岢岚县
临汾市 尧都区 | 侯马市 | 霍州市 | 汾西县 | 吉县 | 安泽县 | 大宁县 | 浮山县 | 古县 | 隰县 | 襄汾县 | 翼城县 | 永和县 | 乡宁县 | 曲沃县 | 洪洞县 | 蒲县
吕梁市 离石区 | 孝义市 | 汾阳市 | 文水县 | 中阳县 | 兴县 | 临县 | 方山县 | 柳林县 | 岚县 | 交口县 | 交城县 | 石楼县

迎泽区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太原迎泽区

迎泽区是国务院1997年批准成立的城乡一体化城区,地处太原市汾河之东、城区中部,南连小店区,北接杏花岭区,东与榆次市、寿阳县相邻,西隔汾河与万柏林区相望。全区下辖迎泽、柳巷、文庙、桥东、庙前、老军营六个街道办事处和郝庄镇,89个社区、29个村,总面积104.57平方公里,总人口49.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65万人。

区域功能

简介

   季恒为东南。结冰期为11月28日,融解期为3月23日。每年10月上、下旬进入霜期,终霜期为4月下旬。年降水量平均为464毫米。最少为1月,最多为8月,梅雨期为7月18日至8月18日(即伏天)。境内阳光照射较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556.3~2872.6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上,全年中1月的日照百分率最高,一般可达63%~78%。境内平均湿度在7.3~9.3百帕之间,有明显的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月平均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其最大绝对湿度为16.8~ 21百帕;月平均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其绝对湿度在1.6~2百帕之间。平均相对湿度为53%~60%,其分布自西向东南逐渐递增,一年中相对湿度变化以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夏季最小,且最小相对湿度曾出现过0%的极值记录。通常一日中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日出之前,最小值出现在午后15小时左右。雾日数全年平均为12~13天。最多年份雾日数25天,出现在1976年;最少年份雾日数仅两天,出现在1957年。出现时间多在秋季,春、夏两季相对较少。
  迎泽区境内6~10月,局部地区有时出现暴雨,又因境内属湿度、降水量较小地区,年均降水量464毫米,且日照充足,大风日居多,导致年蒸发量高达1789毫米,相当于年降水量近四倍,极易发生干旱现象,民间有“十年九旱”之说。
  迎泽区文化遗存丰富,从古至今是并州古城的文化中心。境内有清真寺、纯阳宫、文庙等风光胜迹;有太原最古的关帝庙、《崇德庐帖》石刻等文物古迹;有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孙中山纪念馆等革命圣迹。有明皇洪武、清皇乾隆的御笔碑刻;黄庭坚、赵孟頫、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傅山等历代著名书法家的真迹。清道光年间,太原第一家刻售兼营的浚文书局在桥头街设立。清未,太原第一座剧场“八旗”会馆在校尉营开设。1919年(民国8年)6月14日,在基督教青年会(今五一路)放映了《瑞典国之湖景》、《艺术家之怪梦》、《打猎者之误会》三组外国记录片,开创了山西电影放映活动的先河。1926年(民国15年)太原第一座有固定坐席的并州电影院在首义街(今五一路)创建。1935年(民国24年)5月,在山西大戏院(南仓巷)首次映出有声电影《新婚的前夜》。民国时期,以丁果仙和张宝魁(艺名莜吉仙)为首的两个旗鼓相当的晋剧班子以及应邀来并的诸多京剧名角,都在境内鸣盛楼、承庆园、新化等剧院演出。新中国建立前,太原市共有影剧院8座,其中7座旧有游海子边、听丁果仙”之民谣,为旧太原城一特色。

旅游景点

文庙

  文庙即孔庙。位于上官巷东端,是太原规模最大的庙宇,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当时的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在原崇善寺废墟上重建,坐北朝南,前后三重院落,在中枢线上依次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及厢房等。四周红墙高耸,整座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巍峨壮观。1919年(辟为省后改称民众教育馆。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改为省博物馆至今。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善寺

  崇善寺位于上马街中部南侧。初名白马寺,创建于唐,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明朝时定名崇善寺。现存寺宇为明洪武十六年(1383)晋恭王朱?所建。崇善寺的建筑包括山门、钟楼、东西厢房和大悲殿。殿内神台供有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千钵文殊和普贤三尊巨像,像高8.5米比例适度,衣纹流畅,完好无损。寺内还保存有宋、元、明版藏壁画摹国古代宗教、历史、绘画、文学、书法艺术、印刷技术的宝贵资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纯阳宫

  纯阳宫位于五一广场西北隅。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清乾隆年间(1736~1795)增筑巍阁。纯阳宫是太原古代建筑群和园林建筑中的一颗明珠,从古雅端庄的大门开始,一连四进院落,延中轴线自南而北展开四柱三楼的“道德坊”,单檐歇山的“吕祖殿”,上楼下窑的“瀛州洞”,九窑十八洞的“八卦院”,飞阁栈桥的“八卦楼”,以及面阔三间的巍阁“祖师殿”,拾极登楼,尽览古城风貌,总体设计,独具匠心。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建关公亭及碑廊20宫为省博有大小21个陈列室,陈列着两千多件文物珍品,供游人参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古寺

  清真古寺位于解放路南端东侧,驻解放路31号。始建于唐贞元年(785),宋代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门前牌楼一座,横匾“清真古寺”。寺主体大殿为砖木混合结构,檐柱砌入墙内,殿内为阿拉伯式装饰,圆柱挖槽迭楞,彩绘施沥粉贴金,富丽堂皇。周围木壁上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第二十九、三十本中经文数段,雕刻精细工整,院中央有明代建筑省心楼,左右碑亭对峙,亭内碑刻为北宋黄庭坚草书,元赵孟頫和清傅山观后题铭,还有明方孝孺等人榜题和清刘石庵书“心修忠孝、志义齐仁”八个大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寺

  南十方院又称白云寺,位于城南红土沟,旧名净业庵,又名清凉寺。观音堂始建于唐,明时增修,清康熙2年(1663)天泽和尚扩建遂更名为白云寺。雍正9年(1731)僧了然重修建毗卢阁。寺坐北朝南两重院落,中枢线上依次有山门、过殿、正殿、藏经楼,两侧有钟鼓楼及东西配殿、厢房等。此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寺内所有的木雕泥塑,全部被砸毁,唯坐像韦驮幸免。十方,佛教用语,指东、南、西、北、东东北、十个方向,此寺招待十方游僧,故此寺又名十方寺院,简称十方院。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状元桥

  状元桥位于儿童公园南北两湖之间,早年是石板桥,传说唐朝的狄人杰过此桥后高中了状元。实因此桥距明清两代贡院颇近,故名状元桥。1952年重建,汉,拱形,两端各有台阶17级,两侧桥栏杆上各雕有10只石狮子,整座桥设计简练,造型优美。

风华楼

  藏经楼又名风华楼,位于迎泽公园中心广场。原是太谷县资福寺的建筑之一,称藏经阁,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为仿明建筑,资福寺早毁,唯藏经阁独存。新中国建立后,为规划迎泽公园,1958年把藏惊阁由太谷县迁来,1960年全部安装完工。阁楼高约17米,外看三层实为二层,全木结构,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顶,雕梁画柱,巍峨壮丽。工程完工后,由郑林副省长书写毛主席诗词对联“江山风景这979年崔生茂书写“藏经楼”悬挂楼中央。尔后数次彩绘,扩建广场,形成今天的规模。

大钟寺

  大钟寺位于钟楼街西段,原为寿宁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金大定十六年(1176)重建。明永乐八年(1410)寺内建起一座钟楼,故名打钟寺。辛亥革命时,清守军火焚寺院,打钟寺除佛殿外全部烧毁。1913年(民国曲商人楼,辟为市场,从此打钟寺就叫大钟寺了。1982年南城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大中市。

开化寺

  开化寺创建年代不详,宋绍圣年间重修,名为汉封寺。元大德年间改称延寿寺。明正统年间朱?的孙子美坚重修。门前建一牌坊,上书“敕赐开化禅林”六字,故称开化寺。明清两代,开化寺地处府城中心,寺宇宏大,僧侣颇多,香火极盛,善男信女,比丘沙弥,络绎不绝,以至使寺院之前商贩云集,店铺栉比,成为一处繁华集市。清时,开化寺因年久失修,寺宇颓败,香火渐衰。寺僧为维持生计,遂典出前院,为行商经营之所,作为寺院的经济来源,开化寺渐次辟为开化市。1913年(民国2年)开化市的北部被辟为市场,叫做共和市场。1920年(民国9年)拆毁佛像,开化寺全部改为市场,定名为开化市。
  文昌阁始建年代不详,清代重修,位于新南四条迎泽小学东南隅。文昌阁原为文昌庙,阁只是其中一部分,原文昌庙为三进院落,三座大殿(主殿、配殿)及八个小院。文昌庙已毁,现仅存文昌阁为砖木层为一明两暗砖砌无梁殿式,二层是阁,重檐歇山顶,覆盖绿色琉璃瓦。现为民居。

大关帝庙

  大关帝庙位于庙前街北段(现庙前小学),为太原现存关帝庙中最大的一座。该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重院建筑,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正殿、春秋楼以及两侧的钟鼓楼、厢房、围楼等殿堂25间,加上东西别院总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春秋楼为二层楼阁,歇山顶,琉璃剪边,与左右禅堂、客堂、楼阁相连,上下均出檐有廊,整个建筑布局严整,错落有致。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关帝庙太原的祠宇中,关帝庙居首位。志书所列竟达27处,在这27处关帝庙中,历史最久的当数校尉营的古关帝庙(建于元代)。该庙位于西校尉营北端西侧,布局为前后两进院落。前院由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大殿组成。其后院是关羽夫妇的寝宫及塑像。塑像为元代作品,关羽夫妇端坐其上,两旁分列十四尊乐妓侍女像,其中十二尊手持笙、笛、管、鼓、三弦、琵琶等乐器,面部丰颐,神态专注,相呼应中难。19女像移置晋祠圣母殿保存。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宫

  皇庙又称万寿宫,位于五一路南段东侧皇庙巷内。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帝王、皇族和文武官员祭祀先祖和庆典的场所。皇庙是一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坐北向南,宫门三道,前院豪华壮丽,中(主)院气势磅礴,后院古朴简洁,以其特许的色调和建筑手法,充分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是古建筑群的精华。现仅存照壁、大殿和后院。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庙建造年代不详。最早建于钟楼街路南,后迁至路北。因年久失修,于19国31年)移至(街公所建于1918年(民国7年),有碑记为证)。庙合院,构二层楼,其它为砖木混合结构。此庙址现为柳巷街道办事处。

奶奶庙

  奶奶庙位于校尉营北口,始建于清代后期,是供奉关夫人的祠堂。庙坐北朝南,门为悬山式勾连搭歇山顶,挑檐三米。大殿面阔七米,绘有送子壁画。门窗为木制大开扇,房屋为砖木结构。二门外有一间供奉土地的土地堂。

白衣庵

  白衣庵在庙前街41号。始建年代不详,现为清代建筑。主建筑为三开间观音菩萨大殿,挑檐歇山顶,砖木混合结构“文化被毁,山门及其它建筑已无存,现为民居。

碑 刻

  《崇德庐帖》石刻立于太原市儿童公园。是清代阳曲县回民鉴藏家李希搜集钟繇、褚遂良、苏东坡、黄庭坚、傅山等历代著名书法家真迹,于清咸丰二年(1852)刻之于石的。抗日战争时期遗失了一部分。新中国建立后,李希的玄孙于1藏《崇德庐帖》石刻30方捐赠给国家。同年,省文管会将其镶嵌入儿童公园长廊内,供书法爱好者鉴赏。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傅山书法》碑刻立于劲松路南端碑林公园。在公园中轴位置主要建筑内摹勒着傅山先生书法真迹碑石178块,其中根据李宗仁先生归国时带回的傅山12张条幅制成的碑刻雕屏,浑厚苍古,若出天成,概括了傅山书法的精华。

历史纪念地

  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儿童公园内。儿童公园在历史上是中国共产党在太原活动的重要场所,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公园旁边的自省室(今山西饭店)等处进行过革命活动。太原青年声援“五四”、“五卅”、“一二九”等反帝爱国运动的集会及太原总工会、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成立大会都在这里举行。1950年3月5日山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园内修建一座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志不忘。3月25日,首任山西省政府主席程子华在北湖区陈列馆前为其破土奠基。1951年3月7日举行了落成典礼。碑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妇女五人组成的黄铜铸像,纪念碑为方椎形,高4.1米,汉白玉砌成。正面国徽下是毛泽东亲题“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金字,左右两旁刻有徐向前、薄一波的题词,碑后铭文,记叙山西省人民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
  孙中山纪念馆坐落在儿童公园北端的二层楼阁,初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文瀛公园的一个小建筑。后为国货陈列所,取名劝业楼。劝业楼前是太原公众集会的地方。1912年(民国元年)9月18日,孙中山先生来到太原,19日下午,太原各界在劝业楼前召开盛大的欢迎会,孙中山先生在楼上凭栏发表了民主革命的讲演。1986年5月17日太原市人民政府决定,该劝业楼为孙中山纪念馆;同年11月,市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馆内陈列有孙中山先生生平和辛亥革命山西斗争活动资料图书等。
  山西省立一中旧址位于儿童公园南侧前清代贡院处,创办于清光绪32年(1906),是山西最早的官办中学。省立一中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山西的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都诞生在这里。它造就了大主义者和无,其中高君宇、昌、王瀛友清、彭真等为杰出的代表。

山西大学堂

  山西大学堂旧址位于侯家巷太原师专内,是一座仿英中世纪教堂式砖木结构建筑。创建于清光绪28年(1902)。义和团起义失败后,英帝国主义以所谓“庚子赔款”,勒索山西人民白银50万两。为施行文化侵略及思想渗透,英籍传教士李提摩太拟定《上李傅相办理山西教案章程七条》,提出以这批赔款,在山西设立学堂,经李鸿章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与李提摩太议定,创办了山西大学堂,校址初占贡院(海子边),光绪30年(1904)九月,移于侯家巷。山西大学堂,是山西现代教育的发祥地,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槐公园

  狄村北道西有一槐树,相传为唐代杰出政治家狄仁杰之母手植,树前有清康熙年间太原知县戴梦熊立的狄梁公故里碑,历经1300余年,是太原地区最老的古槐之一。1985年,原南城区(现迎泽区)人民政府在此建唐槐公园,重立狄梁公故里碑、唐槐碑。

万字楼

  万字楼位于儿童公园东北隅,始建于1937年(民国26年)。该建筑原为阎锡山为纪念其父而建的子明图书馆。因其楼歌剧像佛教中的“卍”字,故俗称万字楼。现为太原市图书馆占用。

郑村烈士陵园

  郑村烈士陵园位于北营西峰街北侧。因建于郑村境内而名。陵园坐北朝南,占地9.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陵园始建于1960年,园中立纪念碑,碑前有可容4000余人纪念的广场,纪念碑后中轴线两侧为墓区,埋葬烈士1251名,后部建圆形冢14座,埋葬无名遗骨280名,均为解放太原时牺牲的革命烈士。
  池越忠烈士纪念碑 池越忠,女,1968年11月6日出生,生前系太原市15中学学生。1983年12月9日,在迎泽公园南湖为抢救两名落水儿童献出了宝贵生命。年仅15岁。1984年6月1日,省城青少年在迎泽公园南湖建池越忠塑像纪念碑,以资瞻仰。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